关于我们 | 部门概况 | 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查询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广工 >> 纸媒汇

中国社会科学报:颠覆性创新:政府推动与市场选择

字体: 2018年10月24日 浏览量: 编辑:朱小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0-19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张光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将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式纳入国家宏观战略,并将其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手段。颠覆性创新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坦森提出,他认为颠覆性创新是一种“发端于非主流的低端市场或新市场,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步削弱主流市场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最终侵蚀甚至取代现有产品或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从国家层面而言,颠覆性创新通过技术突袭打破发达国家对于核心技术的垄断,实现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变轨超车,对于提升国家自主创新优势、引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可以说,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颠覆性创新已成为非对称战略对比下取胜的关键,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颠覆性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以信息通信、智慧城市、清洁能源和先进制造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对人民生活造成深刻影响、对现有生产流程与技术范式产生巨大冲击。日益加速的技术变革使企业处于复杂动荡、超强竞争的动态环境中,其突出表现就是技术间断或技术不连续性,即当一种技术接近或者远离其技术极限时,市场上出现另一种或几种相互竞争的更有潜力的新技术。每一次技术间断都使得其技术发展轨迹更倾向于低水平、简单化、便捷性、易于扩散的新型技术,同时将原有主流技术从市场中逐步逼退并取代,对现有产品/技术能力进行改善并建立起新的竞争范式,导致这种技术间断或不连续性的创新方式就是颠覆性创新。

事实上,未来的企业竞争,不单是“创新”与“不创新”的竞争,更是“创新路径”之争。相对于将本已成熟的技术“再往前推进一点”的维持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则选择新的技术轨道,依托全新的技术或现有技术跨学科、跨领域组合与应用,通过新市场切入、低端市场切入或高端市场切入等多种形式,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产品产生整体或根本性颠覆,引起产业革命性的变化,形成新的技术范式。可以说,颠覆性创新已成为未来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中兴事件的启示:政府推动与市场选择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及国际影响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呈现勃勃生机。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频繁对我国展开贸易调查,对我国发展设置障碍。2018年,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商务部旧事重提,对中兴通讯再次进行贸易制裁与全面封锁。

“中兴事件”警钟长鸣,带给我们一些反思。从理论上分析,可以从三个视角来看待企业的行为模式:一是全球化视角,企业基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及行为决定;二是市场视角,企业基于利益驱动和市场选择,进行资源配置及行为决定;三是国家安全视角,企业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进行资源配置及行为决定。“中兴事件”得出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对事关国家安全及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关键核心技术,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政府必须有所担当且有所作为,必须把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调联动起来,实现政府推动与市场选择的有机结合,其关键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事关国家政治、军事及经济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必须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基于技术特征的差异驱动

在我国创新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有关颠覆性创新的推进,必须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根据颠覆性技术的类型、特点及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区别对待,分类驱动。为此,可将颠覆性技术分为以下四类,并选择不同的驱动模式。一是面向科技前沿,遵循演进规律。这类颠覆性技术孕育于“科学—技术—经济”转化大周期规律中,由科学发现支撑,具有技术成长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规律,其核心驱动模式为技术驱动。二是面向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这类颠覆性技术事关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安全,如前沿军事技术、重大核心技术、大型工程装备等,其核心驱动模式为政府驱动。三是面向经济增长,对接产业发展。这类颠覆性技术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如投资大风险高受众广的使能技术、行业共性技术等,其核心驱动模式为双元驱动,即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进。四是面向顾客需要,改善用户体验。这类颠覆性技术源于市场,以改善用户体验为核心,它通过市场选择孵化,借助市场力量脱颖而出,其核心驱动模式为市场驱动。

新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其成长过程十分艰难,由于其技术的前沿性、不可预知性及对现有主流技术和市场的颠覆性等,不仅存在技术不成熟、市场不认可、配套不完善等多层障碍,还存在基于利益驱动的主流企业的压制,其成长过程必须跨越初创期的选择孵化鸿沟、切入期的市场认可鸿沟、成长期的市场渗透鸿沟、颠覆期的市场引领鸿沟、爆发期的范式形成鸿沟。因此,为了保障颠覆性创新的持续推进,政府应根据社会—技术情景以构建“保护空间”,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培育适宜颠覆性技术成长的土壤,让新技术的研发转化在一个相对稳定且隔绝的环境中进行,继而提升其研发成功的可能,并根据技术特性搭建一个非常规的项目管理方式,更为高效且快速地进行研发、突破与转化工作,以提升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与转化效率,促进持续性颠覆性创新效应的形成。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博

扫一扫
手机看广东工业大学新闻网

关闭

我来说两句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3 gdutnews.gdu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33号

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子邮箱:xwzx@gdut.edu.cn

建议使用IE7内核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