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办、前海管理局和亚太日报承办的2015年自贸区论坛将于5月8日在深圳举行。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苏一凡接受《亚太日报》专访,他表示广东获批自贸试验区,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广东应通过自贸区的建设,在制度创新和规则体系构建上,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将推动粤港澳深度融合。
谈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一、现在许多地方政府都欲打造自贸区为转型升级新引擎,请简要谈谈广东如何通过自贸区实现转型升级?
“广东是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改革开放初,主要是由于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起来,外向依存度很大,研发科技动力、能力不够强,现在需要用新的方式去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苏一凡说。
应增强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功能,引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借助自贸区建设机遇,对原有经济发展理念进行一次彻底反思和更新,激发经济活力,重新进行全球布局和产业整合,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科技化、国际化和特色化。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自贸区建设。充分利用金融创新推动贸易、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将金融作为促进外贸发展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贸易和投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合理引导资本市场支持自贸区建设。
二、前几日,三大自贸区同时挂牌,您觉得四大自贸区如何避免竞争?
“自贸区应错位发展,市场调节主导与政策引导相结合。”苏一凡表示。
建立四个自贸区之间开放式合作机制,实现差异化竞争、共赢性发展、开放式合作,共同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中国的自贸区定位不一样,整个市场是开放的,是可以相互竞争的,既要有大的分工又要有适度竞争,交通的便利使得空间越来越小,市场调节起重要作用,但不能有恶性竞争,这就需要国家政策引导。”苏一凡说。
三、您认为该如何利用广东体制机制、市场经济和毗邻港澳的三大优势,助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他认为,广东应充分利用广东体制机制、市场经济和毗邻港澳的三大优势,借助互联网+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推进的重大时间窗口和关键节点,学习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整合资源,提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引领全球制造业转向,争夺未来经济增长的制高点。
特别要建立广东自己的制造业技术研发与商业化推广模式,探索设计先进制造业综合创新政策体系。引导私人和公共投资向科技、工程和研发方面转移。着力培育并强化制造业全球竞争力驱动因素,助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
谈大学的体制创新
四、当前,社会对高校去行政化有一定的呼声,您是如何看待的?
“我们学校现在在制定学术委员会章程,将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学术的最高机构,以后跟学术发生密切关系的所有重大问题,都由学术组织提出意见。”苏一凡说。
他认为,高校去行政化是不要用行政的理念和手段来管理高校。高校去行政化应从三方面结合:政府放权、高校内部治理去行政化和管理理念去行政化相结合。
政府放权,一方面国家向省级主管部门放权,另一方面省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向高校放权。
“高校要按学术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规律来办学,”苏一凡说,国家现在已经在向高校放权,包括经费、职称评定、专业调整等方面很多都由学校决定。
香港和国外高校是教授治校,并建立了学校董事会。中国高校应健全学术组织,包括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聘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委员会等。
要把以前一些由行政部门管理的学术事情还给学术组织,由过去的党委、行政为主管理变成党委、行政部门、教授治学、教师、职工、学生、社会参与的民主管理,共同治理学校。
管理理念去行政化,要发展学术民主,改变官本位的管理文化 。
网址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MyMTk4Ng==&mid=204621908&idx=1&sn=02ea7e95ebb78410dbcd6c92f6d7c68d&3rd
=MzA3MDU4NTYzMw==&scene=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