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部门概况 | 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查询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广工 >> 纸媒汇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新谈高水平大学建设:

南方日报 : 理工科大学与产业深度融合才有强大生命力

字体: 2020年07月01日 浏览量: 作者:张冠军 摄 编辑:朱小翠 来源:南方日报2020年07月01日 审核:南方日报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新。张冠军 摄

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5年来,广东工业大学(下称“广工”)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USNews2020世界大学工科排名第268位、国内排名第45位,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3项国家科技奖二等奖,获批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1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服务6000余家企业,每年培养万余名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广东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必须走在世界前沿。广工作为省属理工科高校‘长子’,我们不作为谁作为,我们不担当谁担当?”日前,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新接受专访,回顾了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精彩故事。

与广工结缘25年,前后担任校长、书记10年,陈新见证“融入产业、创新担当”基因嵌入广工的大学精神文化中。“获奖数会有变化、排名位置会波动,但只要基因传承下去,就能形成不屈不挠、涉险滩过激流的强大动力。”

作为广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操盘者”,陈新直言:“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果初显,但这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只有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才能形成人才集结、创新涌现的良好效应,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形成磅礴力量。”

撰文:姚瑶 吴少敏 黄学茭 黄华利 卢迪

发展迅猛多项关键指标居全省首位

笔者:2015年7月,广东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改革,率全国之先启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作为首批7所高水平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广工5年来有哪些主要变化?

陈新:相比5年前,广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办学实力突飞猛进:

——排行榜上常有惊喜,首次进入THE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国大陆高校第42位,位居USNews2020世界大学工科排行榜世界268位、国内45位;

——人才培养获得广泛认可,有1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广工也成为全省唯一囊括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7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荣誉称号的高校;

——人才队伍建设有成效,作为全省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高校,创新“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人才引育理念机制,实现院士团队零的突破,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突破100人次, 较2015年增长了183%;

——学科水平再上台阶,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广工获评A类以上学科1个、B类以上学科6个,5个学科入选广东省“冲一流学科”。

笔者:今年初公布的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广工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陈新:是的,2019年我们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2项,这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广工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发展的实力体现。

2019年广工获批“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填补了学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方面的空白。

有了更有力的科学研究做基础,广工服务产业的底色更加鲜明。与地方政府、产业界共建11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各平台共引进国家级、省级高端人才421人,创新创业团队62个,还孵化企业500余家,服务企业6000余家。

笔者:突飞猛进发展的背后,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陈新:在我看来,广工的突飞猛进得益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广工发展还要感谢广东这片创新热土。大学与地方的关系就像树与土壤,只有扎根沃土才能枝繁叶茂。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巨大需求促使广工主动与产业深度融合,践行“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

广工的发展还要衷心感谢每个广工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广工建校6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一代代广工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走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广工路径”

笔者: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广工助力产业创新发展的办学成果突出,备受社会关注,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做法?

陈新:广东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必须走在世界前沿,广工作为省属理工科高校“长子”,我们不作为谁作为,我们不担当谁担当?

同时,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新原理从发现到颠覆产业链的周期越来越短。

大学跟不上节奏,就会跑偏,走进死胡同。不坚持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理工科大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只能被淘汰。

因此,广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紧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建设。

多年来,广工与地方政府、产业界共建广州国家IC基地、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等11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走出了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广工路径”。

笔者: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广工路径”如何发挥作用?

陈新:在各个创新平台中,我们长期实践形成了“一体双责三延伸”的创新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体”就是学科、服务、育人三位一体。“双责”是各类平台要对地方与学校、研发与育人实行双向互动、双向支持、双向负责。“三延伸”包括“向上延伸”聚集国际高端技术资源与人才、“向下延伸”对接产业转型重大需求、“向内延伸”激活校内多学科的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并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笔者:如何利用这些平台培养有广工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陈新:我常说,生产一部手机、一台电视,这是属于哪个专业的事?它是需要跨专业合作才能实现的。高校按学院、按专业条块分割,但社会需求却是集成化的。

我们利用平台,构建了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等多专业融合培养学院,让学生在课堂听到生动的一线案例,在平台能跨专业讨论市场需求,并聚力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既能贴近世界科技前沿,又能感受到祖国蓬勃发展的时代脉搏,潜移默化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

这样的培养模式受到学生欢迎,反过来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广工师生主动贴近产业需求,积极跨专业钻研,这样的价值观已经融入血液,已经内化成融入产业、创新担当的基因。

强化融入产业基因争创一流大学

笔者:“融入产业、创新担当”的广工基因意味着什么?

陈新:记得是在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最忙碌的时期,有一个年廿九晚上,我回校看见正值寒假的学校依然灯火通明,一大批科研团队成员自发留下来做实验,行政人员也加班加点工作。那一刻,广工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令我动容。

师生身上的精气神,源于主动对接广东产业需求与创新担当的基因。可以说,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广工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这个基因,它比阶段性的成绩更有价值。

今年拿了奖明年可能拿不到,大学排名也会上下波动,但只要“融入产业、创新担当”的基因传承下去,广工人就能凝聚起来,形成不屈不挠、涉险滩过激流的强大动力,学校一定会越来越好。广工学子带着基因走进社会,也将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向上力量。

笔者:您很喜欢用战争术语比喻高水平大学建设。这场“仗”打了5年,现在到哪个阶段了?

陈新:这场“战争”,我们刚到“腊子口”呢(注:1935年9月17日,红军陕甘支队突破甘肃南部的天险关隘腊子口,开辟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在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前,广工基础弱、家底薄,过去5年全校师生白天黑夜拼命干,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但我常讲,广工也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骄傲自满,需要不断夯实根基,持续进步。

长远来看,只有持续投入教育,才能赢得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场艰巨的持久战,更是各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较量中的焦点。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须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才能在未来形成人才集结、创新涌现的良好效应,在时代竞争中凝聚磅礴力量,最终取得持久战的胜利。

笔者:广工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陈新:广工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跟紧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融入产业的基因。

对外,更加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甚至引领产业变革;对内,持续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在伟大时代变革中发挥重要价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所高水平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担当,我也坚信总有一天,广工能进入一流大学的行列!

笔者:从现在来看,10年前您回到广工担任校长时许下的愿望实现了吗?

陈新:这10年设定的目标基本达成了,对师生的承诺也实现了,我对自己总体是满意的。当然了,还有很多来不及做和没有做好的事。

对比10年前,有一点让我比较自豪。当年广工教授看到985高校的教授,总觉得比别人“矮一截”,不够自信。当时我一心想改变这种局面,希望通过学校自身发展来提底气,只有老师自强自信了,才能进一步影响学生。很高兴的是,学校如今发展了,广工师生明显更加自信了,应该说这个愿望基本实现了。

受疫情影响,特别的学期马上就要结束,我特别想给学生们打打气。广工是一所充满朝气的大学,面对挑战,孩子们一定要自信,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网址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0-07/01/content_7890894.htm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博

扫一扫
手机看广东工业大学新闻网

关闭

我来说两句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3 gdutnews.gdu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33号

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子邮箱:xwzx@gdut.edu.cn

建议使用IE7内核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