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部门概况 | 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查询
图片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广工 >> 纸媒汇

【金羊网】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打造人才培养“广工模式”,力促学生人人成才

字体: 2021年06月25日 浏览量: 编辑:卢迪 来源:金羊网2021年6月25日


《羊城晚报》2021年6月25日T16版报道

近日,《自然》杂志出版了“2021中国自然指数”,在全球领先的100家中国科研机构中,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广工”)位列第66名,在上榜中国内地大学中位居第58名;在5月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广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科技奖一等奖5项,获奖数并列全省第一;在5月发布的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广工共有16个学科上榜……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工高水平大学建设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日前,广工校长邱学青教授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详解广工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动力之源。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 图/黄常胜

谈发展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强力支撑广东制造强省

羊城晚报:广工近年来得以高速发展的“加速器”是什么?您如何理解实现大学核心功能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邱学青: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是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广工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旺盛需求。

“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是广工始终秉承的办学理念。我们就是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跑出了“广工加速度”。最近,学校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广工,为广东提供什么样的支撑”这一主题,分学科组织相关学科负责人与企业行业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共同促进学科群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提供科技支撑。

“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广工近年来取得加速发展的有效办学路径。“与产业深度融合得越好,广工办学活力就越强”是广工人的共识。广工通过全省8个地级市的11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通过“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构建了“点—线—面”立体式产业服务体系。

目前,广工正着力推进“1+2+3”攀撑计划(建设1个基地、2个学科群和3个中心),建设有力支撑广东制造强省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羊城晚报:广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广东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邱学青:广工学科专业布局主动对接快速发展的广东产业市场需求,主动适应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与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需求。

人才培养不能关起门来,必须走向社会,集聚社会资源。我们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就融入产业元素,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设定。

广工大多数专任教师都具有产业背景,学校与华为、阿里、腾讯等行业龙头及上千家优质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就业与产学研合作关系。广工毕业生正成为越来越多头部名企的优质之选。据近十年统计,广工毕业生约90%在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超80%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就业。

广东工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谈办学 打造高水平新校区与国际化办学创新试验区

羊城晚报:广工揭阳校区今年秋季开始招生,该校区有何办学定位?学校怎样保障该校区与校本部一体化无差别的专业培养模式?

邱学青:揭阳校区是广工面积第二大的校区,学校将把它打造成为高水平校区。在办学思路上,与广工高水平大学办学定位一致,高水平起步,高质量发展。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与校本部一体化无差别的专业培养模式,与校本部实行一样的培养方案、师资配备和毕业要求。该校区的生师比小于7:1,实行小班式教学,进行精准化培养,同步实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体化”培养。

广工瞄准广东省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绿色石化等产业集群,围绕揭阳建设沿海经济带产业强市,今年在揭阳校区设立先进制造学院,开设了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这6个专业均是学校强势专业,其中有4个国家一流专业,1个省一流专业,1个省特色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整体规划图

羊城晚报:广工番禺校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有何特色、优势,取得哪些办学经验?

邱学青:广工是国内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先行者。有33年的合作办学历史,学校有较深厚的国际合作办学教育积淀。多年来,广工将番禺校区作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试验区,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引进国际化师资,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走向国际。

本科国际班依托学校高峰学科设置了5个名牌专业,自2015年至今每年招生约200人,广受青睐。2021年计划扩招至420人。国际班是学校与英、美、澳等知名大学合作培养,学分互认。实行“出”、“留”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学生第三、四学年可自主选择出国留学,授予广工本科毕业文凭、学士学位和合作院校学士学位;也可申请“就地国际化模式”在广工完成学业,授予广工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

女王大学Neil老师给学生答疑

谈特色 构建跨界跨境多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羊城晚报:广工如何通过多样性、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邱学青:广工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广工模式”。早谋划早起步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学科、跨专业、全程项目驱动等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是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全国首批合作高校,也是字节跳动“最佳校园人才合作伙伴”。现有十多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我们招生火爆的创新班,今年新增的环境生态工程创新班,是我们的杨志峰院士亲自挂帅培养的精英班。

这些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学生高质量就业和高升学率。“粤港机器人学院”毕业生平均月薪达13400元,约50%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或赴海外深造。“集成电路设计联合学院”毕业生月薪逾万元,全志、展讯、电子五所等行业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条件。2021届“印制电子电路学院”和“科技金融创新班”的毕业生100%实现高质量就业或升学深造,就业签约单位包括广汽本田、广东电网、中国移动等。

广工学子开展实践创新活动

羊城晚报:广工是广东唯一集齐国家层面创新创业7项荣誉称号的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独特举措?

邱学青:广工把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可转换为学分。在培养方案中构建相关必修课程,每学年针对全体学生设置普及化的大创项目,让学生通过实战项目,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广工的“闪亮名片”。学校构建了“培养—平台—实践—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覆盖面达到了40%。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学生“创客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2020年度广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位列全国第25,在广东省内排第2。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荣获2金1银,全国第9。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

谈校友 广工校友装点了经济社会发展壮丽画卷,成为母校的移动名片

羊城晚报:您认为广工校友身上都有哪些优秀特质?您如何评价他们为广东、广工作出的贡献?

邱学青:广工校友身上都烙印了“务实、扎实、听话、出活”的特质。用人单位认为他们专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优势较强。

广工建校60多年,培养了40多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省高校前列。在广东,哪里有工业制造,哪里就有广工人的身影,很多广工毕业生已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闻泰科技公司董事长兼CEO张学政、贵州省原省长林树森、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原总工程师陈韶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群体中的“时代楷模”校友(200多名)等。广工校友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求真务实、乐于奉献,装点着广东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

广东工业大学举行“学习时代楷模、践行初心使命”先进事迹报告会

母校是校友的精神家园,校友是母校的移动名片,是母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工将积极构建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充分发挥校友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校友企业单位开展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擦亮广工这张闪亮的名片。

网址链接:http://edu.ycwb.com/2021-06/25/content_40099717.htm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博

扫一扫
手机看广东工业大学新闻网

关闭

我来说两句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3 gdutnews.gdu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33号

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子邮箱:xwzx@gdut.edu.cn

建议使用IE7内核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