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创新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善于创造性抓落实,把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来,焕发出热烈升腾的时代气象
◎陈新(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组首席专家,广东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本文责编/郭芳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视觉中国∕供图
广东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对于广东创新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寄望广东在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激活创新动力,再造发展活力新优势,牢牢把握创新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创新落到产业上、企业上、发展上,大力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善于创造性抓落实,把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来,焕发出热烈升腾的时代气象。这是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发展的时与势,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坚持提高发展的高质量与安全性,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与着力点放在创新上,坚持向创新要动力、抓创新赢未来的有力举措。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坚持制造业立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体制机制优势,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创新驱动发展,依靠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集群发展、关键技术、市场主体、数字升级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成就了34年GDP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地位,制造业规模占全国八分之一的制造业大省地位,为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广东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创造的中国速度、广东速度,离不开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与产业进步繁荣。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广东制造业仍然是大而不强。广东制造业发展是在相对较短时期内,以快速跳级的方式发展起来的。“跳级发展”也导致许多关键基础技术的沉淀较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足,虽然在部分制造技术领域,我们已达到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但有些领域的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工艺等创新链、技术链整体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美西方国家加紧打压我国先进制造业,封堵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愈演愈烈,广东首当其冲,如华为、大疆、中兴等广东的科技型企业,在高端供应链与技术国际合作方面受到严重冲击;同时,西方跨国公司借中断订单对广东外向型企业“要挟出海”,部分传统优势产业存在外流等,不断挑战广东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此,广东对加快推动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殷殷期望,为我们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再次深刻阐明了一个基本道理与哲学逻辑: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产业现代化,而产业现代化必须要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支撑。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广东坚持直面问题,下决心花大力气筑牢制造业这个立省之本,强化科技引领、实现产业繁荣。因此,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驱动是广东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本路径
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之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世界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本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特别是重视制造业在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扎实推进产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推动制造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没有以科技自立、产业自强的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科技创新支持下的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化。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的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基础上,坚持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制造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广东要继续走在前列,必须让制造业真正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上“当家”,即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在提升产业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上下真功夫,这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的必然选择。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推进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广东应着力巩固与加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广东“双十”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战略性支柱产业已有优势,把握相关产业发展方法,攻克产业链上难点堵点痛点,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培强资金链,集聚人才链,强化政策供给与创新要素汇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石化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支撑超高清显示、5G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泛半导体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重点围绕产业集群建设,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链主”企业,提升全球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重视培育一批深耕细分领域、拥有独门绝技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增强产业链上重要节点的技术支撑能力。从而,形成以高技术龙头企业为引领和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技术链产业链之“四梁八柱”,为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强化新技术赋能产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当前,广东正处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关键窗口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以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加快突破,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为广东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我们要激活创新动力,发展繁荣产业,必须持续打造更加坚实的基础技术与原始创新的源头支撑,加快形成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合力,推动新型举国体制,在基础技术积淀与核心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集聚战略科技力量、引导解决共性技术问题,同时大力支持鼓励更多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必须顺应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要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广东要重视立足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要充分认识传统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与极端重要性,在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基础上,重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技术改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展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项行动,推动产业大规模技术改造,扎实推进广东制造业由产业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率先将若干传统优势产业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要高度重视新技术对产品产业的赋能作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对产品属性的赋能变革与应用创新潜力极大,是引领消费升级与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技术,也是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共性支持技术。当前,建议广东突出抓好现有主导产业的变革升级,显著提升诸如制造母机类的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与关键原材料等产品的自主供给能力;重点抓好产品的数字化智能与相关新技术的赋能升级,引导消费升级、顺应时代发展,增强消费新动能;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重视网络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升级,积极拓展企业发展的新空间等。
注重加快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载体建设,强化科技服务业,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扎实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园区、项目孵化加速载体等,显著提升其高技术产业的承载能力。大力提升园区创新人才集聚、科技开发服务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产业创新发展所需的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更加顺畅,让更多专精特新创新型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服务型企业等,冒得出、长得大、留得住,形成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切实加大工业投资与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供给
强化科技创新投入,提升重点产业链上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供给能力。围绕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强化统筹协调产业链的关键节点技术攻关组织与战略布局,着力解决长期制约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突破若干“卡脖子”技术瓶颈,显著提升核心关键技术自主供给能力。坚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长期支持政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用好现有的各类科技重大专项、工业强基工程、高层次人才工程等,做好政策引导,强化产业科技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创新资源加快聚集,为产业高端化提供核心支撑。
坚持补链强链控链,扎实解决产业链短板问题。注重立足全国科技资源,围绕高端芯片、核心装备与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技术瓶颈与产业链短板,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扎实有效的联合技术攻关,确实甩掉一批“卡脖子”之手。针对产业链短板分析,推动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立项落地,吸引一大批上下游专精特新企业向重点产业集聚区集聚,重视引导核心零部件企业的本地化植根,确保技术链安全可靠与供应链稳定畅通。
当前制造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融资难、成本高、社会面投资实体经济信心不足等问题。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这一核心难题。广东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神,切实引导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要创新体制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管控投融资风险,提振企业与社会投资制造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于制造业科技创新;同时,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形成持续稳定的财政“护企暖企”支持政策,优化企业研发费后补助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的创新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
积极探索由“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的广东路径
科技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广东要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繁荣高科技产业,必须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更加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用足用好并不断创新已有的各项人才政策,加快科技人才集聚。同时,加快推进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一站式、全链条”创新创业与安居乐业等服务政策,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建设,确实提升高端人才吸引力和集聚能力。
加快构建人人创新的用才环境建设。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当今世界正值新技术推动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关键支撑要素。从传统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一方面,广东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高级化,为众多高素质劳动者创造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广东要率先探索新路,积极支持营造更多符合当代年轻人特点的创新创业新环境,如基于网络环境,创建“众创众用众享”的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平台等,最大限度发挥出我国人才红利的优势。
坚持开放融合,在改革开放中谋求科技自主与产业自强。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是闭门造车,美西方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越狠,越是表明我们对外开放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广东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确实用好广东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大、人才集聚基础好、民间交流渠道广等有利条件,继续全面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更广泛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汇聚广东,开展更为丰富的“共创共享”式国际创新合作新实践,增强广东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率先将广东打造成为我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自主自强与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网址链接:https://www.nfzz.net.cn/node_48f32b5ac7/0fb8cd6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