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就是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支撑将起到关键作用。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就是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支撑将起到关键作用。我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载体,也是拥有和培养第一资源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时代命题,激发改革、创新、开放的三大动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质”人才支撑,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
粤港澳地区高校应该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实施以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科教、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改革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专业前沿内容。例如,制造业的生产制造技术是在不断发展创新的,相应的理工科专业也应该在教学中适当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融入前端技术,加强专业课程与现实生产的联系。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除了在理论课堂上重点讲解相关课程的概念、理论方法之外,还应着重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实践机会。改革考试评价机制,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向过程评价、综合能力评价转变,如在奖学金评选或者评优评先中,增加课外活动评分占比,激励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以上方面的改进措施,可以进一步激励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靶向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在大湾区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端青年科创人才,必将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不断涌现出一批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财富效应、强国效应持续增强。高校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靶向,大力培养高端青年科创人才,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关键之所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所需。高校要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提高大学生原始创新能力,主动布局一批新工科专业,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以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新兴工科,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中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所带来的巨大需求。着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配套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体系改革,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以满足相关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构建协同育人生态,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粤港澳地区高校应利用地区优势,打通“政产学研”各个环节,促进协同育人生态的良性循环。高校应与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多方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企业可以提供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高校则可以根据这些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研究机构则可以提供专业指导和实验条件;各方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并完成对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培养。尤其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拥有邻近本地高科技产业的资源优势,应深入推动高校与深圳等城市科技企业共建实验室或研发基地。鼓励大学生进入科技企业或公司参加实践,采用基于研究课题或项目合作的多样化形式,提高学生对多学科知识基础及技术能力的理解、吸收和转化、应用能力,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教育和创业以及成果孵化转化等环节紧密融合起来。
网址链接:https://sztqb.sznews.com/ePaper/index.html#/article?date=202404/09&id=319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