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竞赛的学生正在调试设备准备比赛。
22日,随着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在香港科技大学成功举行,首次由粤港合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也完成了所有日程,落下帷幕。在这场被誉为创新创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事中,广东高校获得了26年来参与“挑战杯”的最好成绩:7件作品荣获“特等奖”,总成绩进入全国前三;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获得竞赛“优胜杯”。
然而,对这些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而言,获奖并不是结束,而只是新的开始。与往届“挑战杯”只进行作品展览不同,本届“挑战杯”在终审决赛期间举办多场成果交易会与作品交流会,统计显示,共有483件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参与交易会,目前已有近130个项目与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与交易会一脉相承的是,由广东首创的“青创板”在这次“挑战杯”上正式升级为“中国青创板”,成为“国家队”。
“青创板”有效对接创业项目与资本市场
自从1989年首届“挑战杯”竞赛举办以来,这项竞赛已经迎来了第26个年头。随着社会创新创业浪潮的兴起,“挑战杯”逐渐成长为全国高校和大学生最关注的全国性竞赛,也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很多“挑战杯”的参赛作品也常被诟病“为了比赛而比赛”,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与市场认可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挑战杯”为代表的大学生创业比赛,由于仅仅停留在竞赛阶段,极少接触资本市场,每次比赛过后,不仅比赛的奖金与经验对初创项目的发育成长来说是杯水车薪,而且由于缺乏市场洗礼,很多项目很快便夭折。
一方面,由于“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缺乏专业的市场辅导,让经过“挑战杯”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的创业大学生,在初尝胜果后又不得不饮恨出局;另一方面,手握巨资的天使投资人与日渐雄厚的资本市场,虽然“不差钱”,却苦于难寻好项目,不得不白白浪费投资的时间成本。
如何破解“挑战杯”后的挑战?为了消弭创业大学生与资本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2014年5月,团省委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发起设立了国内首个“青年大学生创业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大学生创业项目与资本市场。
“挑战杯”与大学生创业竞赛的优秀项目,则成为“青创板”首批进驻挂牌受益者。作为被选中的首批幸运儿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在读大学生、广州迅睿网络有限公司CEO尹然平回忆起当初的经历,依然直言难以置信。
尹然平与其他15名在校大学生创立的公司试图打造一个农产品电子导购平台,利用一套可溯源的农产品质量准入体系,带领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增产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经历过多次创业大赛的考验,尹然平凭借项目成熟度、可操作性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在“挑战杯”省赛众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这引起了正在征集广东省大学生创业项目库的“青创板”的注意。
“‘青创板’的介入很早,通常在‘挑战杯’比赛中他们就会筛选。”在看了尹然平的方案书后,“青创板”迅速向迅睿伸出了橄榄枝。2014年9月,“青创板”的工作人员找到尹然平团队,让其上报项目备选。
仅仅过了2个月,在“挑战杯”全国赛前夕,“青创板”向迅睿发出了通过审核的通知,“当时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的杨经理打电话通知我们说迅睿已经通过选拔,成为了‘青创板’挂牌队伍。”
专业市场辅导成大学生与企业的“媒人”
2014年11月中旬,迅睿等首批项目正式在“青创板”挂牌。没想到挂牌刚两个月,尹然平和迅睿又迎来了一个更大的惊喜——迅睿获得了广州大生基金和粤科金融集团各100万元的意向投资。“我接到粤科打来的电话,当时他们表示想要进一步了解我们的项目,然后一周之内就约了我们面谈。面谈仅仅过了两天,我们就拿到了投资意向书。”
这对迅睿而言是一个质的突破。在“青创板”挂牌之前,迅睿获得的基本上都是来自个人零散的投资,而在挂牌之后,迅睿接触到的投资商无疑更为专业,同时也拥有更为雄厚的资金实力。
“比如粤科,他们就是一家国营企业,他们与团省委共同设立了‘粤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当时正有意向投资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于是就通过‘青创板’找到了我们。”尹然平提到,粤科的注资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一直打算构建一条可溯源的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链条,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需要通过不断融资才能实现。而粤科的这笔投资让我们构建链条的想法正式走上了轨道。”尹然平感叹,粤科的投资让他们的设想可以起步,而“青创板”,这个给初创企业提供了向资本市场展现自我舞台的“大媒人”自然也功不可没,“不可否认,这些变化都是‘青创板’带来的”。
除了大大缓解了融资难问题,尹然平认为,对于大学生初创企业而言,“青创板”作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创业企业资讯平台,挂牌也是一种增信手段,这为自己的项目提供了很好的背书。“能在‘青创板’挂牌本身就表明企业经过第一步的认可,在后续的洽谈投资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定便利。”
事实上,针对投资者对大学生创业风险高的普遍忧虑,“青创板”在项目准入机制上做足了工夫:大学生创业项目或创意只要符合准入标准,可以先经过专人规范化指导“孵化”,然后再挂牌展示。投资者挑选投资项目时,如同在超市中挑选心仪商品一般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比对、筛选,从而选择自己合适的投资项目。
挂牌以后,尹然平深切地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专业辅导,“‘青创板’为我们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大咖’的指点,还经常组织‘路演’,让创业者能够通过现场展示商业计划和融资需求等,获得投资人、投资机构的意见和指正。”
而专属的创业导师,则为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接,“与我们联系的一名清远籍导师,就为我们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尹然平透露,这位导师给他介绍了深圳一家微润灌溉技术的公司,“我们正准备去对这家公司进行考察,如果不错的话,将会把他们的产品纳入我们的销售范围”。
“青创板”累计上板836项
迅睿的成功并不是孤例,截至2015年11月底,“青创板”累计上板836项,覆盖全国16个省市,吸引了20个国家地区留学生创业项目,组织了专业团队对接服务项目近120个,在审项目70个,共有16个项目(企业)与投资机构达成意向投资4100万元。
在亲身受惠于“青创板”的尹然平看来,这两年以来,“青创板”的平台作用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为创业者提供的服务越来越趋向多元。“比如它新增了财务方面的咨询,创造更多机会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经常召开初创企业管理方法的分享会等等,这些都能更好地帮助初创企业优化、起步,所以这是多维度、多方面帮助大学生初创企业起步的第一平台。”
围绕依托“青创板”平台,广东正打出一系列实招,逐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据团省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广东已开展“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创建工作。首期已选定中山大学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30个单位作为广东省大学生“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创建单位,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校内创新创业项目的前孵化器。
随之应运而生的是“青创100”计划的实施,广东已经有计划在全省遴选约100名最具潜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提升,通过整合各方政策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素质提升、资源整合、智力支持、政策服务等支持,帮助他们成长为引领青年学生的创业领袖,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
在夯实市场资金自发培育机制的同时,从今年起,团省委推动设立“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每年新增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培育省内高校100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发明制作等科研实践,开启利用政府财政资金,孵化种子期大学生初创项目的探索先河。
各渠道充沛资金流的覆盖,正让精心培育的广东大学生“小科技”,逐渐成长为各个社会领域的“大创新”。据统计,今年“攀登计划”培育的100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全部入围“挑战杯”竞赛,省赛108份特等奖作品绝大部分来自于“攀登计划”,全面涵盖了机械控制、电子信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各个领域,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大学“落地生根”。
而起始于广东的“青创板”,则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11月17日晚,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终审竞赛决赛开幕式现场,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团中央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省部共建的方式正式启动“中国青创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升级为国家队的“中国青创板”,将成为覆盖全国的青年创新创业资本市场。
网址链接:http://news.163.com/15/1124/06/B95SCL71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