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徐静 通讯员罗胜京、许泽浩、陈少徐、詹勇)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广东工业大学,张光宇教授带领的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团队多年研究发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提防各种陷阱跨越成长沟壑,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创新“死亡之谷”。为此,张光宇教授认为,这就需要对创新技术的成长进行培育,为其构建保护空间,跨越创新“死亡之谷”。
颠覆性创新越来越被广泛认为是后发企业在低端市场或非主流市场环境下颠覆当前主流市场上领先企业的战略创新路径,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与国际领先企业开展竞争的重要法宝,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但创新之路并非坦途。如果说不能与时俱进的大企业纷纷破产关停可以理解的话,在现实中,却也出现许多优秀的领先企业,努力创新却仍未能避免倒下的命运。在张光宇教授看来,这与创新路径的选择息息相关。
张光宇教授介绍,颠覆性创新的结果是颠覆性的,这对未来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其成长却更加艰难,难以跨越“死亡之谷”,政府要制定极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行培育,为其构建保护空间。然而培育的前提是识别,也就是找到颠覆性创新技术的种子。现实中每项新技术的发明者都会对其宠爱有加,并为其描绘光明的未来,如何才能在众多的新技术中寻找具有颠覆性创新潜力的种子,并通过有效的培育,让星星之火,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2017年,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与张光宇教授及其团队一起,共同商讨广州如何提前布局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支撑产业,以及如何选择和培育颠覆性技术,并委托张光宇教授研究团队探索颠覆性技术的选择与评价方法,为政府制定相关扶植政策提供依据。2017年11月,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创建的中国工程创新战略研究院检索到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并专门邀请该团队报告有关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对该团队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将选择该团队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颠覆性创新:SNM理论视角》作为其工具书,为中国工程创新战略研究院进行有关颠覆性创新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达成合作研究意向。
http://gzdaily.dayoo.com/pc/html/2018-05/14/content_9_5.htm?v=77
转载媒体:新浪 网易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