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团队
打造物流“神经中枢” 助推“广东智造”转型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团队。
在“广东制造”通往“广东智造”的路上,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决定发挥所长,担当助推手。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他们走进物流、家居、医疗和铁路等行业企业,以物联网技术为企业添加“神经中枢”,也为行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团队已建设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得“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优秀团队”、“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团队”等称号。
解决货车监控和空载率问题
在深圳一家龙头物流企业考察中,企业负责人向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带头人谢胜利诉苦:长途货运空载率太高,消耗的成本太大;车辆拉货出门,犹如“断线的风筝”,企业没法监控管理,“你不知道司机有没有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也不知道有没有疲劳驾驶”。
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之道?有!2012年,谢胜利带领的这支科研团队,开始着手智慧物流项目研究。
此前,一个货车出去后,在路途上的管理监控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监管人员只能等车辆回来,取出车上的“黑匣子”,进行事后分析。“这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谢胜利和他的团队成员认为,作为后方“大脑”,物流监控中心需要行使监控职责,以解决管理低效的问题,令企业负责人头疼的空载率难题也在考虑当中。
如何是好?谢胜利团队成员通过为车辆加装传感器与后台联系的方式,解决了行驶车辆的监控问题。在对付空载率问题时,他们通过物联网系统,对车辆进行自动化配置,从而统筹优化调度,“所有车在路上跑,实时状况可以在后台全部显示”。如果车辆在长沙卸货后,发现在武汉有货要去到前行的方向,后台就可以直接联系该司机前往接货。
为此,团队成员和研究生们走出实验室,一道在企业驻场,搜集他们的需求,与他们共同研发。这一智慧物流项目,他们获得成功并摘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成立物联网专业委员会
作为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主要负责人,谢胜利2003年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近年来,他所带领的团队承担35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 SFC-广东省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科研成绩斐然,谢胜利和他的团队并不满足于此。“一个出色的团队要‘顶天立地’,既要有高水平的国际论文,同时也要做落地研究,为本地经济建设作出贡献”,谢胜利说。团队专门成立了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医疗等四个方向的专业委员会。与产业深度合作建设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首批智能制造基地以及与中集集团合作建设智慧物流“一带一路”新渝欧示范线。以上成果在中国电信、中集集团、丰泰瑞达、武警医院等20余家单位得到推广应用,产生超过25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致力培育“青出于蓝”的学生
每天早上8时半,谢胜利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作为研究生导师的他,坚持每周和学生开讨论班,密切关注博士生的科研进展,对其遇到的科研问题进行指导。
他们带领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学生参与实地操作后,毕业去到企业工作,都格外得心应手。“青出于蓝”,这是他和所在团队教师指导学生的宗旨。2015年,他所指导的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完成作品《基于盲分离技术的胎儿心电监护系统》,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6年,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截至2017年,这个团队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50名,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其中,两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两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两人获聘广东珠江学者。
采写:南都记者 刘雪
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8-06/13/content_32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