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自落户以来,已与10多家重大院所达成合作,论证筛选扶持落户项目近30项。 受访者供图 |
一摞摞水泥叠在墙角,一名名工人正往墙上砌瓷砖……位于佛山高新区内的力合科技园11栋,正在紧张施工中,准备迎接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及新一批项目的入驻。
去年8月,由原广东省经信委(广东省国防科工办)、佛山市人民政府、广东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建的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以下简称“推广中心”)在佛山正式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推广中心原有的办公容量已经告急。南海区除了为推广中心落实新的办公场地外,近期还协调60亩配套产业化园区,满足企业进驻需求。
截至目前,推广中心已与10多家重大院所达成合作,推动170多项军工技术落地,并与省内外近200家企业和团队进行对接,论证筛选扶持落户项目近30项。
高速成长的背后,是推广中心始终瞄准军工成果转化这一核心,精准发力,在破解军工成果转化过程中难对接、难同步、难落地的问题上,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撰文:罗琼
统筹:孙景锋
院校协同▶▶助推军工成果落地
本月中旬,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赴京与航天五院钱学森创新实验室达成合作协议,双方未来通过智慧城市、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项目,将航天高科技转换为佛山的城市发展新动能。
在此不久前,推广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高性能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成果转化中心的项目,已经通过相关的论证并着手筹建工作。与此同时,推广中心还与长春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防科技优势高校在不同领域开展技术合作,推进军工技术成果产业化,相关项目也已进入专家论证阶段。
军工技术成果转换落地难,是军民融合过程中的一块“坚冰”——军工企业的技术发明,绝大部分以服务国防重大工程为导向;在“军转民”的过程中,军工企业对于科技转化的市场需求灵敏度不高,军用技术转向民用技术的二次开发耗时长、成本高,也造成了“军转民”的动力不足。
从市场需求出发,注重发挥重大院所力量,是推广中心助推军工成果落地的有效经验。以推广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成果转化中心为例,这一中心除协同南京理工大学的创新资源外,还链接了中船黄埔文冲船厂、佛山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以及推广中心的入驻企业——佛山汉宁焊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资源,围绕关键或重大零部件、整机、平台的设计、制造等领域,各方将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示范。
“大院大所拥有雄厚的研发基础和转换需要,我们有链接资源的实力,而佛山本地的企业接地气、懂市场,这三者一结合,相当于给军工技术的成果转换落地,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推广中心副主任张良浩说。
截至目前,推广中心已经与国内10余家大院大所达成合作意向,并将陆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时,推广中心已经引进高端创新创业团队7个,转化军民两用技术成果170多项,落地孵化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高技术产品。
量身定制▶▶做企业贴心经纪人
“民参军”领域的企业要想在军民融合这段航程中行得稳、跑得远,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及产品,还要随时了解政策法规变动、供需对接信息等。而后者,仅凭企业一己之力很难完成。
“推广中心就像是我们的大管家,企业发展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中心来解决。”佛山市禅信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禅信通”)总经理石庆谱说。
禅信通是一家提供移动通信无缝覆盖方案的本土服务商。2016年,禅信通承接了北方信息科技研究所的陆军智能化“装备云”项目,自此拉开了公司“民参军”的序幕,并在2017年入驻推广中心。
石庆谱介绍,自达成入驻协议以来,推广中心就为禅信通提供了便捷办证、资金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军工项目申报等一条龙服务;而在企业落地之后,推广中心则充分发挥它的产业集聚优势,为禅信通源源不断地提供多方需求信息。
包括禅信通在内,目前推广中心已有20家企业完成了工商注册,完成第一期投资或者已经开工运营的企业有9家。同时,推广中心已与省内外近200家企业和团队进行对接,论证筛选扶持落户项目近30项,预计三年总投资12.66亿元,总产值31.97亿元。
“在我们看来,这些企业都是冉冉升起的明星,而我们就是要做好他们的经纪人。”张良浩透露,该中心会为每一家目标企业都量身定制一系列扶持推广方案,帮助它们更好地发展壮大。“近期,我们还进行部门改革,整合新成立了企业发展部、创新服务部,集中力量为入驻的企业提供贴心、专业化的服务。”
打破壁垒▶▶建区域信息大枢纽
到了今年年底,广东国防四库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防四库”)第一期有望正式上线运营。
“在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之下,全国多个省市都在探索军民融合产业的多种发展形态。而中心突出自身功能定位,聚焦特色发展,把国防四库作为推广中心区别于同类的最大优势和特色。”张良浩说。
国防四库是推广中心从去年8月成立起就着重打造的军民融合“互联网+”试验平台。所谓“四库”,也就是具有潜在军民融合价值的,以企业库、产品库、技术库以及专家库为基础,涵盖供需各方需求的综合性、智能化大数据库。该平台旨在为民口配套企业、高校科研院与军队、军工集团公司、政府部门等军民融合各领域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张良浩透露,目前在省国防科工办的指导下,推广中心正在逐步探索建立信息采集机制,联合各地市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和协调省、市有关信息平台,完成第一期信息采集任务,并有望在近期上线运行。
借助国防四库的建设,推广中心正以佛山为核心,在北京市、湖南省等国防科技集聚区域内,逐步推进信息中心的建设计划。“目前,推广中心准备设立北京信息中心,作为中心衔接北京总部资源的有效渠道,收集军民融合信息,包括国防专利数据库,国防科技工业成果梳理、评估及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推广中心军转民、民参军提供信息支撑。”张良浩说。
■调研手记
创新平台发展重在机制建设
推广中心的发展动向,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创新平台如何有效链接资源、让各种创新资源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纵观推广中心这一年多来的发展,它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创新方法论。支撑这套方法论的核心,在于机制建设。
机制建设是一个虚功实做的过程。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时时发挥关键作用。
从成立之初起,推广中心即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广东工业大学、航天十二院等三方委派代表成立理事会,建立了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机制,由各单位委派主要领导担任理事,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同时,为提高推广中心集体决策效率,中心还成立了执行委员会,成员由市、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中心核心成员共同组成,履行理事会赋予的有关职责,把理事会的有关决议落到实处。
有了“主心骨”,有了“提速器”,推广中心还在内部建立了以市场化运营的灵活机制,在健全集体议事规则的同时,完善了内控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团队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资源力量协同合作。
不仅是在佛山,在广东乃至全国,以成果转化为主题的创新平台,其实是非常多的。在优惠政策、扶持力度都大同小异的当下,谁能够把机制建设的文章做好,谁就能够不断地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创新活力。
网址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11/26/content_7765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