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学青:广东工业大学校长
地方工科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5I”新路径探析
邱学青
◎摘 要 地方工科大学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要坚持组织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培养过程以产学融合为支撑、培养途径以模式创新为特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产业需求、学科支撑、学生成长、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等维度,实施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个性培养、创新创业和区域协同“5I”路径,提升培养质量。
◎关键词 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个性培养;创新创业;区域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日前,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已成为广大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合力攻坚的重大任务。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从“卓越计划”1.0到“卓越计划”2.0再到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已培养造就了众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科技进步、产业发展贡献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力量。立足新时代,贯彻新要求,走好新征程,地方工科大学应锚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自主培养急需人才的目标,遵循产业需求导向和全人教育原则,充分考虑人本逻辑和实用逻辑的平衡,厘清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根据社会及行业的需求,立足产业需求、学科支撑、学生成长、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等维度,实施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个性培养、创新创业和区域协同多措并举路径,探索并实践与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全力形成地方工科大学卓越工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特色,培养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展现地方工科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作出新作为。
达成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供需双方融合互通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同样有供需互相适应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有力结合点,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迫切要求尽快理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供需问题,围绕人才链、产业链探寻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耦合点,破解供给非所求、所求少供给的二元背离现象,以达成供需双方融合互通。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供需脱节现象较为普遍,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校企合作深度有待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中关于促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长期规划与思路的交流偏少,难以借助区域教育资源优势,形成全方位、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格局;二是跨学科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不少高校在不断探索多样化育人模式中尝试着作出不少改革,但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形式依旧略显单一、僵化;三是学生处理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偏弱,表现在高校对工程教育关键环节人才能力素养需求把握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掌握科技前沿、工程技术实际需求的高端师资不足,学生工程实践培养环节薄弱;四是学生创新动力不足,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同时受限于队伍、设备、环境等创新资源,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认识不清,工程实践过程中容易“见机行事”,并未真正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结合;五是不同学生发展需求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构建多样性本科人才培养机制。
伴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社会对能解决关键领域问题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逐渐增强,但当前形势下绝大多数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尚存在以上问题。面对新时代科技发展、产业变革以及高等工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呼唤,地方工科大学需立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基于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供需问题的现实情境,地方工科大学要坚持组织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培养过程以产学融合为支撑、培养途径以模式创新为特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首先,以产学融合为支撑,达成知识融合的跨组织合作。知识融合是育人主体将分散知识进行甄选、转换、融合与重构的过程,高效的知识融合能力能快速抽取所需知识资源,并对其进行融合创新,为更新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提升知识生产能力提供保障。而产学融合又是知识融合的跨组织合作过程。学校要对标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具有突出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基本特质,建立健全产学融合育人的长效机制,达成知识融合的跨组织合作,更好支撑卓越工程人才高质量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次,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因材施教组织教学。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要坚持学生发展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立足区域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强化特色培养,因材施教组织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多元化创新原动力,提升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地方工科大学不仅要把“以生为本”的教育情怀落实走深,将主要教育资源都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真正让人才培养立于学校中心位置,还要坚持产教深度融合,让人才培养供给侧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侧,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力、服务能力。
最后,以模式创新为特色,拓宽自主培养路径。地方工科大学必须紧抓影响卓越工程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关键要素,立足学科、产业、学生成长、教育教学和社会资源等维度,拓宽自主培养路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提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内化多学科知识、认知图式和价值观,融入需求侧的技术与产品、人力与资金、环境与平台等要素,构建校政、校企、科教协同的机制,挖掘内外部潜在资源、优化现有实践平台、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学生分类培养,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地方工科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5I”路径
地方工科大学需紧紧围绕“如何融入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这一重大命题,以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坚实基础、有创新能力、能满足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立足产业需求、学科支撑、教育教学、学生成长和资源利用等维度,实施“5I”(产教融合Industrial、学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y、创新创业Innovation、个性培养Individual、区域融合Inter-zone)路径,整合及利用多元优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原动力,增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1.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产教融合也已成为构筑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和人才链“四链”协同的重要驱动。
地方工科大学需抢抓天时地利,从市场角度出发甄别产业需求,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专业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过程以产学融合为支撑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一是联合地方头部企业,共同建立校企实验班,突破传统路径依赖,采取“2+2”等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行业、产业资源。以“产、学、研、创”四位一体为核心要素,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产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在课程、实训、实习等方面深度参与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联合学校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企业资深工程师为实验班开设企业特色实践讲座课程,指导学生学业。学校负责配备好导师团队、授课老师、辅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配备设备先进的企业实验室,并配备研究生进行项目指导。二是建立创享社等方式,提供产业真实课题、真实案例和真实场景,提升学生解决产业真实问题的能力。创享社打造自主可控“根技术”研究领域能担重任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高地。创享社实施“以项目为中心、以开发社区和交叉社区为双驱动”的运营模式,联合生态企业开放更多产业真实难题,帮助学生从实战中理解产业技术及场景化的应用,有效支撑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地方工科大学应通过理念引导,加强专业建设,建立校企指导教师互认互聘、共同考核的机制,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编撰教材等成果共享的机制,打开校企协同育人“旋转门”,做实产教融合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共同体,服务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高质量完成。
2.强化学科交叉,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需要立足区域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强化多学科交叉,注重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地方工科大学通过实施学科提升工程、强化各类特色培养班“鲇鱼”带动作用,促进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一方面,随着“制造业当家”战略的持续演进以及区域紧缺型人才迫切需求,高校围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强化学科布局,将学科布局融入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和现代产业布局,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跨专业融合。另一方面,高校以“跨学科、跨专业,企业深度参与”为重点,组建高端电子制造学科群“集团军”等,增强工程技术能力培养。高校横向打破多个工科专业壁垒,以“2+2”“3+1”学制,探索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纵向打通校企协同育人渠道,以特色班为载体,构建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缩短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再有,高校要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强化对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地方工科大学要利用多学科的人力资源优势,组团队、建平台,并把不同学科的人凝聚到这个平台,形成一支多学科协同、交叉复合型的科技创新力量,支撑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高质量培养实现。
3.强调个性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原动力
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其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组织模式应立足学生成长维度,强调个性培养,让学生真正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激发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并用于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具体项目的设计或系统开发。
地方工科大学坚持兴趣驱动,尊重学生的专业兴趣、职业规划、发展需求,多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原动力。一方面,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学校聚焦“高精尖缺”,勇担“人才供给”和“科技创新”双重使命,创新性打造本硕贯通培养的“千苗计划”,在每个年级选拔千余名优秀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前修读研究生阶段部分课程,强化研究生层次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另一方面,开设微专业拓宽培养路径。高校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智能风电、智能建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等若干微专业,进一步拓宽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的路径,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再有,高校依托地区高校联盟、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服务中心等平台,协同区域高校和知名企业,推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联合区域兄弟高校共同开展“创新创业线上工作坊”“寒暑期创新创业实训营”以及“联合项目”“联合参赛”等各类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培训、竞赛活动,服务卓越工程人才高质量培养。地方工科大学应通过建立工程人才培养长效协同机制,充分调动育人主体合作动机与资源优势,创新培养模式,实施分类培养,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原动力,提高工程人才培养效果。
4.强化创新创业,增强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强化创新实践,应重视产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着力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培养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以资源与能力互补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
地方工科大学通过成立实体化的创新创业学院、创建双创课程体系、设置首席教授制、成立产业研究院等方式,将“融入产业、创新担当”的基因融入学生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增强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一是成立实体化的创新创业学院,设置多学科跨专业教学班。创新创业学院吸引众多学生创新团队入驻,提供创新实践机会,服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二是强调普适性,创建“两维六类”(两维:显性与隐性;六类:思维引导、专业创新、实践培训、竞赛与项目、学术活动和环境氛围)的双创课程体系,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本科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同时,建设各类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系列课程,设计四年一贯制的综合设计实践项目,形成“多层次、递进式、全程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三是设置首席教授制,通过首席教授做好校企“超链接人”。首席教授需同时具备深厚的学术领域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宽广的国际视野,并做到深入了解人才培养规律、企业人才需求,能引入一流的行业、企业育人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实施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四是成立产业研究院,服务和鼓励教师通过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积极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应用和社会创新创业实践,加大校内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以产业实践反哺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地方工科大学应从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可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更新课程内容,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各类工程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5.强化区域融合,整合及利用多元优质教学资源
以区域融合为支撑培养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多元资源与能力互补来打破组织边界壁垒,可促进资源流动与融合创新,有效汇集所在区域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支撑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
地方工科大学应积极发挥所处区位优势,汇集产学研合作平台等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效促进产学深度融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一是校地企共建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平台以松散耦合关系网络拓展资源获取渠道与协同育人范围,撬动各类主体资源优势与融合创新动力,联合开展有深度、有规模的“实践+实习”,以汇集教学资源和提升培养质量。二是构建产学融合育人机制。结合校地企共建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实际,促进“政企校”多元主体资源整合,调动育人主体间内部和外部双重驱动力。三是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基于主体资源整合与合作关系网络,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步调一致”,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合作。地方工科大学要通过强化区域融合,整合及利用多元资源,将产业需求与愿景融入培养目标,将主流技术、工程规范融入培养方案,将技术与产品、方法与规范融入培养过程,将环境与平台融入培养条件与资源建设,做实区域融合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化建设,把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布局。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速度和成色。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紧迫需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等多重挑战,地方工科大学要把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推进的重要抓手,对标“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本特征,充分发挥学校工科专业优势,遵循组织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培养过程以产学融合为支撑、培养途径以模式创新为特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制定学校工程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关口前移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增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通过强化学科交叉,推动学校实现技术转移和问题驱动下的科研水平提升并反哺教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强调个性培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关注学生学习成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原动力;通过强化创新创业,实现培养方式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转换,增强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强化区域融合,整合及利用多元优质教学资源,切实强化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养的支持保障,解决人才供需不相适应,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挖掘、整合及利用不充分,学生创新动力不足、发展需求多样化等问题,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坚定不移走好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提供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世界工程教育贡献中国方案。
【作者:广东工业大学校长】
(原载2024年第10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网址链接: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地方工科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5I”新路径探析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