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因此,依靠技术创新驱动低碳转型,布局低碳冶金技术,开发低碳排放钢,已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和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8月9日,由中国金属学会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2024大湾区低碳冶金及先进金属材料技术交流大会”在广州市花都区隆重开幕。分别来自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干勇、王国栋、张跃、刘正东、岳清瑞、韩恩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秘书长姜维,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邱学青,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兵,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华旭初,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晓东及顶尖专家、高校学者、地方政府、企业代表共逾400人汇聚一堂,以“低碳冶金、绿色钢铁”为主题,共同探讨钢铁领域前沿问题,交流不同方向的先进生产技术,推动钢铁行业和先进金属材料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主持大会开幕式并宣读中国工程院殷瑞钰院士贺信。殷院士在贺信中高度赞扬了大会的重要意义,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钢铁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把钢铁生产能力更多地变为新质生产力。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通过视频致辞表示,“钢铁工业的绿色升级,是一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标志性实践”,广东工业大学设立低碳冶金工程创新交叉研究院,致力于在低碳冶金及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链开展创新研究,是钢铁工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实践的创新举措。
广州市花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晓东在致辞中表示,花都制造业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基础性支撑,期望所有低碳冶金及先进金属材料赛道上的开拓者、研究者、创业者携手奋进,共同开启大湾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通过视频作《建设数字孪生大平台,打造钢铁新质生产力》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跃作《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氢动能”—绿氢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大会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作《再生钢铁中残余合金元素对腐蚀性能的影响》大会特邀报告。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在持续进步,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和提升做了大量的工作。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尽管广东钢铁工业发展存在差异性,但随着大湾区绿色产业发展,广东钢铁在未来仍有巨大的潜力。“现在全国范围内,钢材的净流入量4,000万吨级以上的,只有两个省,广东是其中之一,我们大量的钢材还需要从省外流入省内,实际上这是未来的方向,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品种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再做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重组方面的工作。”
会议为什么会选择在花都举行?广东工业大学低碳冶金工程创新交叉研究院副院长毛凌波说,作为花都区第一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质量钢铁材料,希望将两者相结合发展。“汽车板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它对表面质量、强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它需要科技创新对汽车产业的创新互相促进,共同加强产业。希望把广东省的钢铁产业跟汽车产业,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本次大会还组织了院士沙龙会议、氢冶金、低碳电炉和先进绿色钢铁材料分会场报告,邀请多位来自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通过思想碰撞与融合,真正凝聚起钢铁行业和先进金属材料领域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开启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
网址链接:2024大湾区低碳冶金及先进金属材料技术交流大会在广州花都隆重开幕 (gz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