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部门概况 | 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查询
视频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广工新闻

【校报专栏文章】 不拘一格育人才

字体: 2014年10月30日 浏览量: 作者:李胜彬 编辑:李胜彬 来源:校报第204期

1.前言

“73个专业每年招生10700人,专业平均人数163人,机械、信息类等热门专业每年招生规模高达300~400人”,这种形势下,一专业一套培养方案,“整齐划一”的同质化培养显然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成长的需求。作为广东省最大规模的本科院校,如何进行多样性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大课题。

大规模本科人才培养,如何避免“千人一面”?

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有哪些渠道、哪些平台、哪些管理方法可供探索?

培养方式、平台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准确高效的质量监控?

……

“路漫漫其修远兮”,多样性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远远不是“毕其功于一役”那样简单痛快,在这条机遇与挑战并存,艰辛与幸福同在的探索之路上,全体广工大人一直用心、用力在跋涉,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主辅修制”、综合提高班、2011年的创新实验班、订单式校企联合班、国际化交换生培养,到2012年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六个专业试点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多专业融合成班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班、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体系,我们一路思索一路耕耘,逐步将学生成才需求与社会用人需求“双向柔性对接”的多样性人才培养体系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受益学生近7万人,在校学生的受益面达80%。2014年9月,我们苦心磨砺近十年的教学成果《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多样性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被评为高等教育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该奖项属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代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2.特色篇

创新与育人并举 在平台上孵化出“金饽饽”

近日,艺术设计学院的inDare学生创业团队凭借Turn-Lock旋转密码门锁获得德国2014红点设计大奖。该团队的带头人苏美先,是我校2007级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2011年保送就读我校研究生。借助于华南设计院与业界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在校期间的苏美先得到了超出自己预期的成长与锻炼:2011年,华南工业设计院余宇副院长作为苏美先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对于品牌升级案例、完整的设计表达给了她实用的指导,最终《女性笔记本电脑包模块化设计》获得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2010年和2013年,苏美先的作品两度入围“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该赛事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大型工业设计竞赛活动之一,我校与华南工业设计院是主要的承办单位;2013年,她参加了华南设计院举办的设计师研修班,专家讲座、企业参观、资深设计师指导、实践演练,华南设计院丰富的工业教育实践资源带给她莫大的收获,让这位优秀的工业设计学子发现了自己更深远的未来。

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贴近生产实际的实践平台,这是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按照“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一体化的思路,我校大手笔进行协同创新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已建立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协同育人平台达100余个,其中投资过亿的有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工业设计、佛山装备制造三大协同创新平台。该类平台注重将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实现了“三个延伸”:“向上延伸”即集聚国际高端学术资源与国际高层次人才;“向下延伸”即瞄准广东产业转型的重大需求,联合企业攻关;“向内延伸”即整合多学科创新资源,多专业创新人才培养。2006年,依托工业设计、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多学科优势,获东莞市1500万元资助,成立了华南工业设计院协同平台。2012年,又集聚到东莞市政府1.5亿元的投入,以原平台为依托,整合国际、国内工业设计优质资源,建立了“华南工业设计创新园”。创新园引进了包括原诺基亚的首席设计师汉诺教授等一批国际知名设计大师团队加盟,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基地,8年来服务了近500家企业,培养了1000余名学生,获得了一批包括德国红点、德国IF设计奖在内的高水平专业竞赛奖,并促成了一批学生在平台服务的企业就业。

9月28日,省长朱小丹率全省各地市主要领导视察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在参观创新体验、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设计服务等产品展区后,朱小丹高兴地说:“科研成果产业化是高校的一个重要工作,本地高校的能量不能小看,你们在帮助地方充分发挥优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创新院提出的“拎包来创业”,朱小丹鼓励说:“高校和地方联合成立孵化平台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定要做大做强。”

将课堂从校园搬到生产车间 实现培养方案的“私人订制”

2013年5月,材料与能源学院2010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李振翔异常开心,因为他顺利加入了该专业与海信科龙联合培养班。9月,在位于顺德的这家白色家电巨头,车间和设计室进行的以项目为主的实践教学培养让他获益匪浅,“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梳理了一遍,理解更深刻。”

2010年,在以往积累的产学合作教育基础上,我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向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校企联合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生产实际,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为其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肖小亭教授举起手头新鲜出炉的2014年培养方案介绍说,今年的校企联合班与海信科龙、美泰等5家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共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等专业20余名学生,共定制了十余套培养方案,“关于课程设置,我们跟企业导师反复沟通”,可即使如此纠结,校方依然坚守自己的底线,肖小亭跟某企业协商:“学生在企业的第一学期尽量不要加班,晚上的时间用来消化白天接触到的知识。”

与此同时,实验四号楼二楼的创新实践基地的气氛显得紧张而忙碌,来自机电学院机器人实践能力提高班(以下简称机器人班)的同学正在调试即将参加全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的作品。与校企联合班招收的大四学生不同,这些稚嫩的“小鲜肉”们全部是大二学生。2013年,实验教学部一共开设了4个实践能力提高班,除了前文提到的机器人班,还有机械类、电子设计、物理等三个班。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顺利完成学业者通过学分互换,可获得公共选修课学分。机电工程学院20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关泽辉是第一届机器人班的学员,他本人对机器人制造有着近乎狂热的兴趣,机器人班的老师手把手的答疑解惑、24小时开放的工作室让他如鱼得水,他获得了201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亚军,第六届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单纯讲授传感器和单片机等理论课程,很难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机器人班的实践中,项目驱动的教学,学生能理解更好,上手更快”,机器人班负责老师,实验教学部于兆勤教授如此评价。

校企联合班、实践能力提高班都只是我校多类型灵活组织教学形式的缩影,近年来,我校陆续采用“3+1”、“2+2”、“大师工作室”、以工程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多种模式实现产学全程结合的育人。根据每种模式所集聚的教育资源的不同,采用一个专业多套培养计划,多个专业融合成班等灵活的教学形式,已在29个专业中实施。如在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协同育人的平台上实施的“3+1”模式的校企联合班,学生来自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跨度较大的不同门类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6套培养计划并行实施;而“2+2”模式的IC设计班,学生来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与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电气信息类的相近专业,按照专业的相融性制定了“集成电路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培养方案,并辅以专业方向适应个性培养。据统计,2010—2013年,学校在已实施的29个专业中,和企业一道制定出126套培养计划。

唯能力论 而非唯分数论

“5月19日,终于将毕业论文完成稿发给了万频老师,我松了一口气。在与万频老师、陈灿坤导师反复沟通中,我对某些知识和问题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 (2013.5.6-5.10)

“跟着导师全程参与了全国首创无尾家电——海尔无尾家电检测项目,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类产品的检测。导师告诫我,不能只看到自己负责的安全项目这一亩三分地,需要有全局观,为整个项目着想。”(2013.9.24-9.29)

“帮同事办理用车申请,我把“机场大巴”理解成机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此事提醒我不能像学生一样随性而为,不清楚的地方,厚着脸皮问也是好办法。”(2012.9.17-9.21)

以上文字选摘于自动化学院2009年自动化专业胡润泽的学习周记,他是我校与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校企班的学生,2012年8月底,经过填报志愿和企业筛选,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校企联合培养。校内导师、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万频教授和企业导师、威凯公司家电所所长助理兼技术经理陈灿坤定期碰头,讨论他在企业的学习情况,胡润泽需要将每周撰写的学习周记发给万频,“一有间断,万老师就会电话询问原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胡润泽整理了37篇周记,内容包括在企业学习、实践的内容、学习体会和反思。通过2万余字的记录,万频教授随时跟进胡润泽的情况,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这个大四学生在企业一年的成长轨迹,有收获的快乐,有挫折的沮丧,也有奋起直追的成长。

“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是能力,而不是仅仅是分数!”多渠道、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监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从学生遴选、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组织、导师配备、学生管理、质量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学校完善了协同教育运行机制和规范,制定了《广东工业大学校企联合班管理细则》等系列管理制度,把教学质量监控由校内向校外延伸,避免“放羊式”的教学管理,把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实践实习转为脚踏实地的工程教育。

与此同时,为保证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改革在更广更深的领域内进行:除了传统的闭卷或开卷考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成果列入了学生综合测评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成果可替换专业方向选修课、实践项目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课程的学分,或计入创新实践学分,也可以作为相关联课程考核的评价依据,认定过程严格按照学生对其成果公开演讲、答辩、公示的程序进行;建立课程学分置换柔性教学管理,中途进行类型调整的学生,其已修合格并与现类型相近的课程,可进行学分置换;建立双向选择、动态调整的多样性选择机制。同一专业不同培养类型都设置了相同的核心课程群, 核心课程群的学分、考核要求等可因培养类型不同而异,依此设置培养类型的准入条件。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在符合各类型人才培养准入标准条件下,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及与之相适应的途径实现个性化培养。

3.成果篇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结出了多样性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

创新实践活动成绩斐然

近年来,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年资助经费超过千万元,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近3年,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05项;2013年,获得国际及国家级奖116项,省市级以上奖493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总分330分排全国第5名,首次捧得“优胜杯”,同时获得第十四届(2015年) 全国“挑战杯”竞赛承办权。

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提升

多样性人才培养在校学生的受益面达80%,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8%以上,居广东省高校就业榜前列。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在所培养企业直接就业平均达60%,最高超过90%。

产生示范与辐射作用

3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本成果进行鉴定,以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为组长的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 该成果“破解了‘适应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平台构建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教育资源组织’、‘与多样性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和教学管理’等困扰大规模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难题。改革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成果教育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大,成效显著,在同类高校具有推广价值。”

(学生新闻中心钟丽娜、陈志鸿、蔡志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博

扫一扫
手机看广东工业大学新闻网

关闭

我来说两句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3 gdutnews.gdu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33号

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子邮箱:xwzx@gdut.edu.cn

建议使用IE7内核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