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部门概况 | 学校主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查询
视频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文校园 >> 工大学人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省劳模阎秋生的创新故事

字体: 2015年05月12日 浏览量:来源:校报210期 作者:陈少徐 杨寒 编辑:谢晓鹏

三十五年前,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懵懵懂懂的农村青年阎秋生选择了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系。大学三年级傅佑同教授(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始人)讲授的《金属切削原理》课让年轻的阎秋生对金属切削加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阎秋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研继而硕博连读,成为八十年代为数不多的博士研究生。阎秋生说,“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管学习什么专业,选择了就必须热爱。我在机械工程领域教学科研三十年,最根本动力就是热爱。因为热爱这个领域,就会觉得工作是一种享受,经常深入车间现场参观交流已经成为我的生活内容之一了。”

创新源于“生活细节感知”

受导师的影响,阎秋生的科研工作非常注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他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企业就有几十家。1997年,阎秋生开始获得了第一项专利,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获得专利30多项,转让专利6项,其中“一种金属带材无毛刺分切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2013年获得广东省专利金奖,2014年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源源不断的创意从何而来?阎秋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简单:“就是生活经验和学科基础的累积,其实生活里很多经验与科研有相通之处。”阎秋生以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的项目为例,告诉我们,材料板材分切是最近十年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因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新行业,是工业服务业的一个新形态。它涉及到断裂力学、金属切削和材料加工,属于交叉学科领域。由于传统的金属板材分切工艺普遍产生毛刺,去除毛刺的附加工序不仅费时费力增加成本,而且常常会影响金属带材品质,无法满足电工材料以及高质量金属制品加工的需求。2007年,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慕名找到了阎秋生,希望能协助解决这个难题。“我不断地琢磨材料分切过程,通过现场观察、实验分析分切断面特征。突然想到生活中我们有时要把一条铁线切断,又没有工具时,就会把这铁线在一个位置来回弯折,弯折几次后自然就断了,这实际就是机械加工过程的应力集中和加工硬化断裂。”这给了阎秋生极大的启发,基于这一原理,他提出了金属板材分切加工的新工艺方法。他尝试着改造机器,在单剪机械上增加一个机组,把一次性剪断过程变成二次加工过程,即“塑性剪切压迫分离”,通过控制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应力应变状态使金属材料在压应力状态剪切和分离,从变形机理上彻底消除金属板材剪切毛刺。结果,这项“听起来很简单”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新技术不需要传统分切加工后续的去毛刺工序,提高了原有生产效率,减少了成本,降低了废品率。2010~2013年的4年间,应用该技术创造了15000余万元的收益,减少了150万元的成本支出。

阎秋生说:“以前产品毛刺等性能指标不稳定,需进行二次处理,造成加工成本高企、产品废品率高,实施新技术以后,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档次,得到西门子、三甲电子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专利奖评委对该发明的评价是:“创新性强,原理简单,构思巧妙,能很好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从开始与企业技术合作到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授权,斩获金奖,历时六年多,阎秋生的这项发明无疑说明了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对此,阎秋生认为:“在我们国家,很多专利的想法都很好,但与实际应用仍有距离,闭门造车,这是当前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高校教师申请专利,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要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才能避免申请专利单纯数量的增长。”

搞科研好比“沙里淘金”

阎秋生也有过迷惘的时候。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单打独斗,与企业合作容易“误入歧途”,容易产生狭隘的自我满足感。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都是具体的、零碎的,“长期满足于解决低层次、局部性的问题,是没法得到提升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他选择了东渡日本了解这个所谓技术立国国家的真实情况,在鲁迅先生当年留学的仙台市东北大学进行了两年多的合作研究。回国后,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是做科学研究的,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只能作为素材。应该把生产中出现的具体的技术问题总结归纳提高到理论高度,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其原理,解决相关领域深层次系统性的问题,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阎秋生通过与企业合作,从企业存在的问题中进一步提炼共性问题,首先从横向项目入手逐渐提高研究层次和水平,主持委托开发项目10余项基础上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

阎秋生把科研工作比喻为“沙里淘金”:“一直努力地做,扎扎实实地做,朝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总能淘到金子。”而要淘到“金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有新意,要能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险以远,则至者少”,要找到与经济社会的结合点。有一次,在做一个单点微砂轮微纳加工的课题期间,阎秋生参加了广东省科技厅关于专业镇产业集群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突然灵光一闪:能否将产业集群这一概念应用到加工过程当中?结果,这个创意使他提出了集群磁流变效应的新概念,顺利拿到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阎秋生说, 这种想法的灵感来自坚持不懈的思考,看别人的事情想自己的问题。“创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坚定信心和信念,要能够坚持,才能有一点收获。”

创业必须要“拍大片”

阎秋生对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人很聪明,我们国家很重视创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不够,模仿和盗用别人创意的事情还不少,创新的动力就受影响了。在企业中由于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很多人倾向于把好想法藏起来,这其实阻碍了本职工作的创新。国家需要进一步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将鼓励创新政策落到实处,全社会戒掉心浮气躁行为,脚踏实地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开展工作。” “在机械工程领域,技术创新更多的是积累创新,每次改一点,每人改一点,不断改进,小步慢跑,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越来越多研究生创业的现实情况,作为研究生院的常务副院长,阎秋生认为,研究生的创业不能停留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初级阶段,“乔布斯刚开发智能手机的时候,别人都无法理解,因为别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所以,要学会预测社会的变化创造市场需求,然后开发新技术,最终实现产业化。”他认为,研究生的创业,不能像演小品一样自编自导自演,而必须像“拍大片”一样,要有“大制作”,形成创新创业链式结构,要与教授组成创新创业团队实现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生既是技术创新参与者,又要成为教授团队技术推广者、产业化实施者、市场开拓者,通过研究生创业把教授团队的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串起来形成链条,这样技术创新有源头活水、产业化有骨干力量、专利技术转化有收益回馈形成创新与创业的良性互动。这样一来,链条式的创新创业就能像硅谷一样,新技术源源不断地产业化,从而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记者手记

一路走来,阎秋生从无意中进入这个领域,到热爱这个行业,最终获得重大突破,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水到渠成”。正如他所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阎秋生用他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信

扫一扫
关注广东工业大学官方微博

扫一扫
手机看广东工业大学新闻网

关闭

我来说两句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3 gdutnews.gdu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08833号

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电子邮箱:xwzx@gdut.edu.cn

建议使用IE7内核以上浏览器